你打扮打扮,他说:“打扮这么漂亮~要出去勾引谁啊?”
你看会儿小说,他说:“呦,又装文艺青年呢啊?”
你玩会儿游戏,他说:“一天到晚就玩这么幼稚的东西啊?”
你看场足球,他说:“真是搞不懂一堆人抢一个球有啥劲?”
算了,吃顿饭吧,吃肯德基,他说:“就喜欢吃崇洋媚外的垃圾食品!”
吃寿司,他说:“紫菜煲个米饭有啥好吃的?”
吃披萨,他说:“一个馕上放点肉你还真当高级食品啦?”
你想用实际行动改变他的观念,就说:“今天我请客,吃牛排!”他说:“行!”啊?难道他要开始改变啦?哈哈终于可以堵住他的嘴了!可是……吃完饭后,他一边剔牙一边说:“这种半生不熟的东西,我以前都不吃,肉都不熟,他们也不怕有寄生虫?”
看到这里,相信已经有人想要拍手称快,这不就是我身边那谁谁谁吗!
没错,这类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简单的分析,有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妒忌一个是自我享受。妒忌:通常来说就是你抢了他喜欢的东西或者你有比他更好的东西。自我享受:就是觉得自己开心就好别人怎么样多不管他的事。用高级一点的心理学解释,这是自我防御机制——酸葡萄心理(没错,就是引申自《伊索寓言》的故事):把自己不能接受或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可笑的,免于自己承受痛苦而歪曲事实的一种手段。这个人所嘲笑和讨厌的,也许恰恰就是他所缺少和渴望的,只是因为长时间不能正确表达这种渴望,于是否认了自己的这种需要,而把别人相同的需要说成是不好的,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举个例子,一个没有考上一本大学的人会自我安慰,说:考上一本大学有什么用,反正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因为自己没考上,而嘲讽其他考上一本大学的人。
心理防卫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消极情绪的作用。然而沉溺其间对心理生活却有显著的副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总是寻找酸葡萄心理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开脱,这就活得太窝囊。当情绪稳定后,应该冷静的、客观的分析达不到目标的原因,重新选择目标,或改进努力方式。
“我们自身得不到满足感的话,那么恶意的想法就很可能挥之不去。”这就是普通人的一种心理表达,我们要承认这个世界有明有暗,有昼与夜的交替。有人喜欢把和善当懦弱,把嚣张当个性,喜欢贬低别人,成就自己。
不要认为应当“只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逼论短长”。因为这种“酸”就是人性中的善与恶、宽容与狭隘、深邃与浅薄。就连我们自己也有曾经的幼稚任性与现在的成长成熟。
当你你受到了别人的挖苦,那么应该恭喜你,因为你已经比他优秀。但是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只会嫉妒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才会羡慕你。
不必介怀,这些不过是人间常态。接受每个人的小小缺憾,并且不断提升自己,让对方永远追赶不上你,相信你身边的这类人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