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甄心鸡汤 > 心理科普|你会给孩子穿衣服吗?
心理科普|你会给孩子穿衣服吗?
阅读量 2696

服装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一直存在,对幼儿的影响更是具有深远意义。

家长在选择幼儿服装是不仅要考虑服装的保暖功能,还要考虑服饰本身所具有的其他功能。6岁以内的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异常迅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记忆能力都已经开始形成,大脑的构造与功能日趋完善。这个时期是幼儿的敏感期,而服饰这一儿童每天接触的事物对幼儿的身心发育和今后个性的形成都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婴儿时期(出生到一周岁之前):

孩子皮肤娇嫩,出汗多,所以选择具有柔软、吸汗、透气性高、保暖性好的棉质衣物,且不宜采用大红大绿等刺激性较强的颜色来刺激孩子的视觉神经。可以选择浅色衣物,可以避免染色料对皮肤的伤害,另外选择带有条纹、原点、碎花等图案也可以表现孩子的天真可爱。新衣服买来,要仔细清洗并晒出太阳的味道会更好。

幼儿时期(一岁至满3岁之前):

这个时期。孩子会初步分辨颜色,喜欢颜色鲜明的玩具,并且活泼好动。在选择衣物时尽量选择宽松活泼的,局部可以用动物、花草、数字、任务的刺绣图案,色彩鲜艳、耐脏。

学前期(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

此时的孩子有自己的审美爱好,喜欢设计新奇、别出心裁的服装。

而且,这个时期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3岁后孩子逐渐意识到“男女有别”并开始以男女自居。当孩子逐渐长大就会对男和女的着装、行为举止、性格特征会逐渐形成全面认识。

然而,有的女孩家长有意无意把孩子的衣着、玩具男孩化;有的男孩家长甚至给男孩穿女孩的衣服或扎小辫子。这都可能导致孩子的性别意识混乱,甚至导致孩子以相反的性别来塑造自己。所以,三岁后的孩子最好不要穿明显有异性特征的服饰,最好在服饰上要有性别上的引导,我是女孩子,我穿衣服有花边、穿裙子、粉红色小花鞋,我是男孩子,玩玩具刀枪而不是芭比。

研究表明,当家里的弟弟经常穿姐姐的旧衣,即使没带明显女性特征的,弟弟的言行会有女性化的倾向,当妹妹经常穿哥哥的旧衣,其言行也会有男性化的倾向。所以家庭里对孩子的性别强调尤其重要。

另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告诉孩子,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父母给孩子传达一个观念,衣服如同人的修养和品位,不能随意乱穿。比如,学校要穿校服,家里可以穿的随意点等等。

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对孩子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在孩子的穿着上给予指导,但是当孩子想要自由搭配时,家长也应当并鼓励孩子,形成孩子自己的穿衣风格。

 

评论
提交
  • 暂无评论
X
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X
注册.登录
微信扫码注册